深圳橙天影业有限公司加盟电话400-8299-066

24小时服务热线

您的位置: 首页 - 新闻资讯 - 行业动态
影院复工后,今年的电影院是否还存在投资价值?
大家都知道,中国一向都是消费大国,在当今物质富足的中国,精神消费在国人的消费中占着绝大比例。所谓科技强国,文化兴国,在祖国繁华昌盛的今天是离不开我国文化的不离不弃
      大家都知道,中国一向都是消费大国,在当今物质富足的中国,精神消费在国人的消费中占着绝大比例。所谓科技强国,文化兴国,在祖国繁华昌盛的今天是离不开我国文化的不离不弃的传承美德,使得我国文化丰富多彩。然而,文化的传承是多样性的,但是只有通过影视的宣传方式才能让人们记忆尤新,娱乐性强、宣传力度高、有效提升的人们的生活质量,并带来了消费市场。在国家大力扶持下,影视行业一直欣欣向荣,持久不衰唯独今年是个例外,那么影院复工后,今年的电影院投资是否还存在价值呢?

      由于疫情的影响,全国影院从除夕停工,至今已经有100余天。影院关门、剧组停工、票房归零,疫情对电影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。不过,"花有重开日",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,生产生活开始恢复。娱乐活动的恢复也在进行中,在刚刚过去的五一节,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.15亿人次,已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。

      影院复工预计也将提上日程。实际上,在3月20号的时候,已经有部分影院率先复工,后被国家电影局发布紧急叫停。不过,当下讨论影院复工或许更有现实意义,因为一来疫情控制与三月时不可同日而语,二来经济恢复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,国内部分公共场所已经开放,上海迪士尼也将于5月11日部分开放。

      从当前的疫情发展和国内复工状况,我们预计影院将在六七月开始复工。不过,复工不是一蹴而就,而会是渐进式的,全面复工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
      并且复工之后,也不宜过于乐观。首先是由于疫情的余威仍在,去影院这样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,大多数人还是心有忌惮的。我们看到,影院于3月20日至3月27日的短暂复工期间,观众的观影热情并不高。3月20日复工首日,全国复工影院数仅486个,复工率4.28%,只产生了1.38万元的收入。

      即便开始复工,可预见的也就是一小波的反弹,就像3月20日复工后的那样。如果以六七月开始复工计算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量恢复之后,预计国庆档会是今年最重要的档期。届时,积累了大半年的电影库存可能会扎堆上映,竞争也无比激烈。可以关注有重磅电影储备或主投的制片商,如光线传媒(《姜子牙》、《妙先生》、《荞麦疯长》等),华谊兄弟(《八佰》、《侍神令》、《749局》、《美人鱼2》等),万达电影(《唐人街探案3》等),欢喜传媒(《囧妈》、《中国女排》等)。

      从长期来看,电影行业的上游正在发生变化。市场分化加剧,比如传统的"五大"变为了"四大",乐视影业(后改名"乐创文娱")随着管理层流失、人员流失、资金紧张等,弱势愈发明显,据猫眼电影显示,2019年仅参与了两部电影(《熊出没》、《秦明生死语者》)。华谊兄弟最近两年也受到出品质量和监管的双重影响而流年不利。而博纳影业和光线传媒则表现出彩,不断有高票房电影推出。

      相比于上中游较大的不确定性,下游院线的确定性则较高,基本固定的票房分成比例加上一定量的衍生品收入和广告收入,基本与票房走势同进同退。所以,短期的投资逻辑就是看影院何时复工,已经复工后票房的恢复速度。其实,像疫情这样的短期影响,用DCF估值可以看出,对相关公司的内在价值影响不大。

      长期来看,我们所担忧的主要有两点,第一点是疫情会否彻底改变消费习惯,因为爆炸的娱乐方式对电影的替代性,加上疫情的集体记忆,导致每年观影人次回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。

      第二点则是银幕数的高速增长导致单银幕收入持续下降,需求见顶的情况下,银幕扩张已经非常不经济。

      国内院线市场集中度不算高,前十大院线的票房占比为67.7%。且竞争格局基本稳定,2019年与2018年同期相比,十大院线的排名基本不变,市场份额也基本稳定。在谁也干不掉谁的前提之下,提价自然是很难的。况且中国电影市场与美日韩相比,一来票价/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后者,二来人均年观影次数显著低于后者。所以从长期的角度,在拐点来临之前,我们对这类公司的投资策略也是偏谨慎的。

      今年的电影院是否还存在投资价值?这个就要看市场的需求了,不过随着疫情的结束,也将迎来影院的消费市场,我相信大半年没进影院观影的友友们一定也是“饥渴难耐”吧!大多数行业在疫情结束后都迎来了人们“报复”性的消费,我相信影院也是不会例外的。
  • QQ咨询
  • QQ咨询
  • 扫一扫,加微信

    关注微信

返回顶部